动物活体成像的技术特点简述
2021-10-14 浏览次数:264次
活体动物体内光学成像主要采用生物发光与荧光两种技术。生物发光是用荧光素酶基因(Luciferase)标记细胞或DNA,而荧光技术则采用绿色荧光蛋白、红色荧光蛋白等荧光报告基因和FITC、Cy5、Cy7等荧光素及**点(quantumdot,QD)进行标记。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是采用高灵敏度制冷CCD配合特制的成像暗箱和图像处理软件,使得可以直接监控活体生物体内的细胞活动和基因行为。实验者借此可以观测活体动物体内**的生长及转移、感染性疾病发展过程、特定基因的表达等生物学过程。由于具有更高**效率CCD的问世,使活体动物体内光学成像技术具有越来越高的灵敏度,对**微小转移灶的检测灵敏度较高;另外,该技术不涉及放射性物质和方法,很安全。因其操作简单、所得结果直观、灵敏度高、实验成本低等特点,在刚刚发展起来的几年时间内,已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、医学研究及药物开发等方面。
主要功能
**研究、干细胞研究、药物研究、基因**研究、基因表达和蛋白质相互作用、转基因动物和疾病模型等方面。
技术特点:
1、系统采用**零下90度的**高灵敏度CCD,成像视野5到12.5厘米,每次可成像三只小鼠,或一只中等体积的大鼠,或一只标准的小平皿。
2、成像检测波段覆盖515-875nm,除生物发光外,可检测GFP、RFP、DsRed、Cy5.5等目前所有常见荧光染料或荧光探针以及**点(quantumdot)标记;
3、该成像系统配有一体化的小动物气体麻醉系统。采用荧光素酶基因或荧光报告基团(染料)标记细胞或DNA,可实时监测、记录细胞和基因在活体动物中的活性及动向,结合专业的分析软件可获得高质量、高重复性、定量精确的实验结果。
4、系统配置19块激发光滤片,7块发射光滤光片,可成像从绿光至近红外光范围内的所有荧光探针。5、IVISLuminaII的CCD尺寸为13乘以13毫米。1024乘以1024像素。每个像素13微米。20位的激发光滤光片转盘,19块激发光滤光片;8位的发射光滤光片转盘,7块发射光滤光片。 bjjkyl.b2b168.com/m/